「以前開店是自家幾口人的事,
生意不好也照樣過,
現在這家店攸關許多員工的生計,
不得不開始顧慮環境和很多細節變化」
阜杭豆漿第二代掌門人徐立耀感嘆的說
幾經搬遷最後落腳於華山市場裡的阜杭豆漿
是當初跨越黑水而來的徐老爹
自江蘇帶來的好手藝
在時代變遷裡
不變的是店內厚燒餅
承襲著碳火爐燒烤的耗時工序
在十六、七個小時裡久候的老麵
凌晨撖麵時再揉進蔥和鹽巴
進爐前刷上層金黃亮澤的麥芽糖水
總能在口裡愈嚼愈嚐出個香甜滋味
但餐飲業經營的眉角多如牛毛
現代社會裡員工多難以適應
早起貪黑的作息
阜杭店裡靠的是手把手
拼出革命情感的老員工
在遵循古法和用料扎實的堅持裡
阜杭也平安走過當時人人聞之色變的食安風暴
成為各國美食饕客來台必訪的朝聖指標
「現在假日的時候,
爸還是常慎重著裝後到店裡關心,
看到店裡的人潮,我想他應該蠻安慰的」
才謝完員工的徐立耀又念起了父親的每日行程
「惜情」這兩個字隨著他手裡的麵粉和呀和的
酵出一種與這個速食時代不相像的
更謹慎也更回歸傳統的滋味
就像任何一個經典的品牌
都要靠時光長河去淬煉而得
一間老店的聲譽也是在半個世紀的光陰裡
被不知不覺沉澱出來